今天是
X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家解读

专家解读

王抒祥:构建服务长效机制打通供电最后一公里

作者: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王抒祥  2014-08-15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窗口单位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和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部位,要在活动中总结经验、解决问题,从服务内容、办事流程、跟踪反馈、结果评价等方面不断改进,使服务更加精细、规范、高效。


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扎实落实中央、四川省委省政府、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各项要求,牢牢把握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将着力解决供电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作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切入点,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、公仆情怀,构建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,将“最后一公里”变为“零距离”,促进教育实践活动持续纵深推进。


  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着力查找“最后一公里”症结


  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,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。供电企业服务千家万户,服务态度、质量和成效,不仅关系企业健康发展,而且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。如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不到解决,就会产生联系和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。四川省电力公司牢牢把握为民服务这个宗旨,坚持需求从群众中来,服务到群众中去,下大力气追根溯源,以对待问题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着力查找影响优质服务问题症结所在,解决好联系城市和农村客户供电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

  在城市,2002年初,四川省电力公司启动“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”主题活动,城乡电网改造和户表改造工作全面铺开,居民用电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。但随之而来的一些矛盾也不断显现出来,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提供户表故障处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。在农村,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,也是农电大省,农电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。作为直接服务“三农”的电网主体,切实解决农村用电电质量不稳、农电管理不规范“老大难”问题是应有之义,更是当务之急。


  四川省电力公司以问题为导向,连续5年坚持“三月无会月”,领导班子蹲点联系班组开展“大调研”,教育实践活动中,结合“大调研”俯下身子听意见,理清供电服务的“难处、痛处、酸处”,着力查找供电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症结所在,实实在在为客户解决问题。


  在深入调研的同时,加强对工作中群众呼声最高、问题出现最多、经营风险最大的薄弱点的监督检查工作,上门听取群众心声,变被动“接访”为主动“巡察”。及时分类梳理好客户投诉情况,并进行深入分析,对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,制定整改措施,落实整改责任,不等不靠不拖,立行立改见效,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开展、取得实效。


  以“零缺陷”为要求着力探索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


  什么样的服务才能获得群众信赖?群众需要的第一现场,就是电网企业党员干部员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战场、主阵地。我们对此有深切体会: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,不能作秀,而是需要长期坚持、坚守、坚韧,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,以解决群众的困难为第一职责,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。以“零缺陷”为工作要求,着力探索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。


  在城市,为践行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宗旨,四川省电力公司率先在成都供电公司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,主要承担居民(重点对象是弱势群体、军烈属及老红军、孤寡老人)户表用电故障抢修任务,协调与处理居民用电等工作,解决供电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实际困难。随后全面推广,先后在全川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28支,建立社区服务站320个。据不完全统计,累计共受理电话和咨询70万次,开展上门服务54.8万次,特殊群体服务3.67万次,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9000多次,联系困难群众6600多户,捐资助学7600多人。


  在农村,四川省电力公司创新开展“包片进村”工作方式和“三本台帐”农电管理模式,为农村客户解决用电难题。通过四层体系“拉网查”、自我剖析“交叉查”、进村入户“深入查”,全面了解农村供电顽疾。


  通过建立服务、安全和稳定的“三本台账”全面有效解决问题、办结问题。对反映的问题,按照用户问题触发、受理、派遣、处理、反馈、检查、结案七步流程,建成“权责明确、任务清晰、流程规范、运转流畅”的管理体系。


  目前,四川省电力公司成立市(州)公司督导组136个,县公司工作组773个,累计查找各类问题9460个,处理问题7134个,问题处理率达到75.4%,有效提升了供电所管理水平,切实解决了农村用电难题。


  以“零距离”为目标着力架起关心群众的“连心桥”


  优质服务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。长久以来,公司坚持一切依靠群众,一切为了群众,以建章立制为前提,以硬件配置为基础,以能力提升为抓手,努力探寻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。通过加强服务窗口建设,落实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要求,推进业扩报装“提质提速”,以更加优质、贴心的服务,塑造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。然而,我们清醒地认识到,做好供电服务工作仍然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。


 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,公司通过广泛征求各类客户意见建议,深入查摆自身问题,将“客户用电满意工程”作为公司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,着力从客户感知强烈的故障报修、业扩报装等方面入手,切实解决供电服务突出问题,做好“搭建服务连心桥、提高供电质量、方便客户缴费、规范业扩报装、提升抢修效率、减少停电时间”等为民服务六件实事,以“零距离”为目标,着力架起关心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


  持续开展“电力服务进社区”活动。设置客服经理,建立用电需求、服务质量、用电问题等社区服务“三本台账”,定期对居民小区物管或社区办事处进行走访、交流,收集、反馈、帮助客户协调服务范围内的用电需求和用电困难,负责处理社区用电咨询、业务受理、用电纠纷协调、投诉举报、故障处理等工作。截至目前,四川省电力公司设置用电“连心岗”841个,发送用电 “连心卡”35万张,累计收集各类问题47651件,解决问题47523件。


  深化城市“十分钟交费圈”建设。开设24小时购电窗口,开通社区电超市、红旗超市、成都通报亭、拉卡拉支付和银行等缴费渠道,满足客户全天候购电充值服务需求。今年上半年在人流密集区、居民小区等处部署自助交费终端786台,切实方便客户就近购电。进一步推广智能电能表应急用电功能,加强互动服务,推出“掌上川电”手机应用APP、电力短信等服务。


  推进农村“村村有交费点”模式。重点加强与邮政的合作,大力推行村邮站代收电费模式,有效解决了农村客户交费难问题。今年上半年,全省有17个供电公司与邮政开展了代收电费业务合作,增加邮政村级代收电费网点3500个。


  群众路线在路上,优质服务无终点。四川省电力公司将继续以“便民、利民、惠民”为出发点,全面提高窗口单位规范化服务水平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频繁停电、低电压等突出问题,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供电服务。

来源:中国电力新闻网

标签:王抒祥,构建服务,长效机制,供电,最后一公里

相关报道

指导单位: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
    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
主办单位: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
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

联系方式: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:010-63231592,010-63231638
QQ群:11979641(已满) 173615127  122166702
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