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电气化网讯 “创新供电服务模式,最终的目的和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让客户百分之百满意。”8月12日,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就全系统运用“大数据”分析与推行“互联网+电力”服务新模式发出响亮的承诺。今年以来,该公司紧紧围绕创新供电服务机制体制这一课题,及时推出“互联网+电力”与运用“大数据”分析这一新时期供电服务管理新模式,让创新供电服务与互联网时代发展紧密接轨,促进服务职能快速有效转变,提升供电客户的满意度。
培植“互联网+服务”新模式
“推行”互联网+服务“新模式,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通讯功能,及时将外部网络为民、利民、便民服务做实,内部网络将基础、技能、基本功发挥好,让智能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全新服务模式在企业落地生根”。该公司总经理张科意味深长地说。
今年以来,该公司推出了泗电微信、掌上交费、抢修直播、供电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服务新举措,收到很好的效果,客户满意度直线上升。“今天小区为啥停电?”8月3日,家住泗阳县东方名苑小区居民“芳心”早晨刚起床发现家中没电,她随手拿起手机向“供电社区经理”微信群上发了信息。“因配变负荷切割停电1小时。”几乎就在瞬间她就收到了回复。这是该公司实行“供电社区经理”与小区客户手机微信绑定服务的新模式。通过“社区经理、企业帮办、台区电工”的手机微信绑定功能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服务”平台功效,为畅通服务客户“最后一公里”奠定了基础。
为拓展“互联网+服务”新功能,该公司开展网络服务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乡村活动,搭建起外部网络联系民心服务平台。以搭建供电与企业1000家“网络一点通”为基础,及时了解企业用电新需求,简化流程、完善机制、提高办事效率。以搭建供电与社区1000家微信群为中心,让社区“少停电、不限电、用好电”成现实,打造服务社区“连心桥”。以搭建供电与学校1000个QQ群业务为帮手,大力普及中小学生安全、节约用电知识,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。以搭建供电与乡村1000个网络培训中心为突破口,着力培养18个乡镇的700名用电骨干,1000名操作能手,从源头上打牢农村用电安全基础。
“现在的用电服务真得很温馨,报修、缴费不出门,手指动一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,老百姓真正用上了放心安全的电。”该县城厢社区的退休干部张运来深有感触地说。
搭建“互联网+管理”新模式
“推行”互联网+管理“新模式,发挥手机的微信功能,在不同领域形成微信群业务,适时开展‘安全隐患随手拍’和‘网上QQ访谈’等新的管理手段。目的就是直击现场管控、强化责任落实”。该公司党委书记倪海航深有体会地说。
为更好地促进生产一线作业现场风险管控,促进现场管理、对外服务、作风建设等关键领域的联动机制的形成,自今年5月中旬,该公司在不断深化依法治企、素质能力提升和作风建设的基础上,及时推出了“互联网+管理”新模式,积极适应企业发展新常态。通过图文并茂、现场点评、隐患亮相等方式,直击安全生产一线,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,聆听网络信息的警钟长鸣,让大家在抓机制、抓执行、抓过程、抓现场、抓监督上形成合力,全力夯实安全生产运行基础。
建立21支安全督察队微信群,与全县37家外协施工队的“三种人”进行微信绑定业务,随时随地拍摄施工作业现场的违章行为,跟踪督导安保措施的落实,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实行计分制处罚兑现。仅今年一二季度累计对37个外协施工队罚款17万元。开展“安全隐患随手拍”竞赛活动,运用手机微信平台和拍摄功能,对发现重要设备隐患的拍客给予奖励。自开展以来,通过安全隐患随手拍微信功能,累计有效防止外力破坏事件37起,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。
“实行供电设施属地化管理,建立严格的常态化巡视制度,定期对全县3579台配变、172条10千伏线路的夜巡、特巡和红外测温,共消除安全隐患27处,拆除违建物2处,下达隐患整改《告知书》7份,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”。该公司安质部负责人吕子宏介绍说。
运用“互联网+数据”新模式
“运用”互联网+数据“新模式,就是迅速转变落后的管理方式,树立‘大数据’先进的管理理念,让各部门从纷繁复杂的报表与大数据中寻找规律,分析各类同业对标指标落后的深层次原因”。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鹏翔介绍说。
所谓 “大数据”就是通过各类报表数字信息收集整理,从中找出一些影响供电质量、电网安全、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潜在的因数,科学分析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共性认识,形成一个不同类别的数据库,实现内部网络数据资源共享,互联互通,协作共需的目标。
7月31日至8月5日,江淮地区接连发生两次狂风暴雨天气,造成农网设备重叠性损失。该公司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类数据的统计分析,再与数据库中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对比,找到了规律性的共鸣点:造成10千伏线路严重倒杆断线的主要原因是线路超高树木所至,这就要求全县18个乡镇务必加大线路超高树木的清理砍伐力度。只要树木清理砍伐到位,恶劣天气的倒杆断线、频繁跳闸的线路设备就会减少,甚至杜绝。这样供电质量提高了,客户满意度提升了,客户投诉减少了,服务指标也上去了。这是一个完整的同业对标指标进位的管理链条。
正是通过对“大数据”的可行性分析,让该公司在优化电网结构、创新服务理念和科学决策管理上产生了新的链锁效应。因此,要求凡是新上电网设备一律超前规划好线路走廊建设,按照《新安规》规程要求留足运行空间,确保树木清障达到标准;严格配农网工程验收标准,接电搭火时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新标准,决不允许让客户端隐患影响到主网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,实现小标准的稳定,促进大指标的进位提升。
标签:“大数据”,创新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