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电气化网讯 沾1989年“学潮”风波的“光”,1990年,我这个未参与罢课和上街游行的“好学生”,也难逃到基层锻炼的命运,从一所财经专科学校毕业后,一路“贬谪”,最后被“发配”到一单位最基层、最边远的小站担任报帐员。
虽然对入职的形势早有耳闻和心理准备,但青春年少、心比天高的我更多的是不甘。
珠算国家一级在此派不上用场,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无“用武之地”,财税和金融知识在此沾不上边。在基层领导将我送到位,要我说几句的时候,我仍然豪气充天,一句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”话语,言犹在耳,掷地有声。
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。“眼睛在顶”的我如被外力压缩的弹簧,渴望强力反弹。从此,本站最难的事情,别人绕道走,我却跟着站长一起,顶着上,年纪轻轻愿意担当最困难的工作,参与解决复杂的问题;上级单位会计达标抽调所站报帐员成立专班,我比别人跑得都快,“舍我其谁”地成为主力,加班加点苦战一个月,验收时几乎得了满分,单位领导喜不自禁,竟喝得酩酊大醉;全国上下开展的“三讲”教育活动,我带头办墙报,发稿件,谈体会,组队参加所在乡镇的知识答题比赛,一举夺得“一等奖”;乡镇“七一”建党文艺演出,我的独唱成为“压轴戏”;组队与附近几个乡镇、学校的精英球队开展篮球赛,我们打败“四周”无敌手,我们自已命名的“HOPE”(希望)队队服和队员们,成为方圆百里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。
“现在让他到县公司政工科去工作就很称职!”快一年时间,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乡党委书记在多种场合这样评价我。很快我被调至中心所工作。我继续发力,一年后调至县公司。
逝去的青葱岁月,是奔涌的热血和青春无敌的激情导引着我前行的路。当初慨叹命运多舛的同时,现在回味起来,那段风华正茂的岁月和与命运奋力抗争的经历,却是人生一路最美的风景。
标签:职场,人生,风景